开柙出虎的意思
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开柙出虎成语出处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’”
开柙出虎成语例句
开柙出虎,孔宣父不责他人;当路斩蛇,孙叔敖盖非利己。
繁体写法:
開柙出虎
注音:
ㄎㄞ ㄒㄧㄚˊ ㄔㄨ ㄏㄨˇ
开柙出虎的近义词:
- 放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人,自留祸根 倘他逃走了去,岂不是放虎归山?清·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
成语语法:
连动式;作宾语;比喻放纵坏人
成语故事:
季康子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大夫,权势极大,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君鲁哀公。季康子想攻打自己封地附近鲁国的一个附属国颛臾。
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,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孔子。孔子说:“恐怕要责备你们了吧?颛臾国还是当年先王封的,而且它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国,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?”冉有说:“这是季康子的主意,我和子路都不想这样做。” 孔子说:“商朝的太史周任说:‘作大臣的要尽忠职守,否则不要呆在那个位置上。’盲人站立不稳却不扶一扶,跌倒了也不搀起来,那又何必要用助手呢?而且你的话也不对,老虎、犀牛逃出笼子伤人(虎兕(si)出于柙(xia)),龟甲、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(龟玉毁于犊),是谁的过错呢?”
“开柙出虎”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现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(出处 《论语•季氏》)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
连动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,由词典网小编整理,仅供个人备考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